大蒜的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

内容摘要一、生长特性与土壤1.温度适应性喜冷凉气候,耐寒性强(可耐受-10℃短期低温),忌高温。15-20℃(幼苗期)、20-25℃(鳞茎膨大期)。超过26℃生长停滞,30℃以上叶片枯黄。2.土壤与养分需求适宜pH 5.5-6.0 的微酸性土壤,要

一、生长特性与土壤

1.温度适应性

喜冷凉气候,耐寒性强(可耐受-10℃短期低温),忌高温。15-20℃(幼苗期)、20-25℃(鳞茎膨大期)。超过26℃生长停滞,30℃以上叶片枯黄。

2.土壤与养分需求

适宜pH 5.5-6.0 的微酸性土壤,要求疏松透气、富含有机质。每生产1000kg鲜蒜需氮14.8kg、磷3.5kg、钾13.4kg,忌连作(需间隔2-3年)。

二、整地与播种

1.整地施肥

深耕20-25cm,结合整地施腐熟有机肥(3000-4000kg/亩)+复合肥(15-15-15)50kg/亩。畦作宽度1.3-1.5m,垄作高度15-20cm,南北向栽植利于光照均匀。

2.种蒜选择与处理

选单瓣重4-6g的肥大蒜瓣,剔除病伤瓣。剥皮处理(盐碱地可带皮播种),用50%多菌灵500倍液浸种10分钟消毒。

3.播种密度与方法

早熟品种行距15-18cm、株距8-10cm,中晚熟品种行距18-20cm、株距10-12cm。作3-4cm,畦作2-3cm,蒜瓣背腹连线与行向平行。

三、田间管理

1.水肥调控

幼苗期控水蹲苗,土壤见干见湿。花芽分化期追施尿素10kg/亩+磷酸二氢钾5kg/亩,叶面喷施0.3%磷酸二氢钾。鳞茎膨大期保持土壤湿润,忌积水,采收前7天停水。

2.中耕除草

出苗后浅锄2-3次,结合化学除草:播后苗前50%敌草胺100g/亩喷雾。春季返青33%除草通100ml+10.8%高效盖草能45ml/亩。

四、病虫害综合防治

1.主要病害

紫斑病:喷洒75%百菌清600倍液或50%扑海因1500倍液。

叶枯病:清除病叶后喷施50%硫胶肥酸铜500倍液。

细菌性软腐病:用72%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灌根。

2.关键虫害

蒜蛆(葱地种蝇):成虫期喷21%灭杀毙6000倍液,幼虫期用80%敌敌畏1000倍液灌根。

蚜虫/蓟马:喷施10%吡虫啉2000倍液+2.5%溴氰菊酯3000倍液。

五、采收与贮藏

1.蒜薹采收

总苞变白、薹顶弯曲,晴天下午抽薹。避免损伤叶片,采后及时追肥促蒜头膨大。

2.蒜头收获

采薹后15-18天,2/3叶片枯黄,选晴天挖掘。田间摊晒2-3天,编辫挂于通风处至完全干燥(残留茎秆干透)。

综上就是大蒜的种植技术要点介绍,种植大蒜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田间管理,希望大家都能有一个好收获。

关于大蒜的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的精彩图文、热门评论,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,欢迎阅读。

 
举报 收藏 打赏
今日推荐
浙ICP备19001410号-1

免责声明

本网站(以下简称“本站”)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,仅供用户参考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、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。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,尊重所有合法权益,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,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,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。

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:675867094@qq.com。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,以便核实处理。收到投诉后,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(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)。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,观点仅供参考,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。请谨慎决策,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,请及时联系我们,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。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。

合作联系方式

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,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