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发射的天问二号第一站“拜访”谁 路上要干啥

内容摘要近日,我国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,开启 问天 之旅。作为其 第一站 的小行星2016HO3有何不同?天问二号在旅途中还要做什么?小行星2016HO3的名字为何看上去很复杂?根据小行星临时编号的命名规则,要以 年

近日,我国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,开启 问天 之旅。作为其 第一站 的小行星2016HO3有何不同?天问二号在旅途中还要做什么?

小行星2016HO3的名字为何看上去很复杂?

根据小行星临时编号的命名规则,要以 年份+字母+数字 分别代表小行星的发现年份、时间段和顺序。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专家余后满说。

为何要 探 小行星2016HO3?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韩思远介绍,小行星2016HO3是人类目前发现的地球准卫星之一。其保留着太阳系诞生之初的原始信息,是研究太阳系早期物质组成、形成过程和演化历史的 活化石 ,具有极高科研价值。

此外,小行星2016HO3的运行轨道和地球距离相对较近,在大约1400万至4000万公里之间,航天器接近它所需的能量较小。

正在奔向小行星2016HO3的天问二号重约2.1吨,整个探测器翼展长达15米。 这个状态就像是 小轿车的重量、大公交车的长度 。其携带的许多台重要的科学仪器,如GNC系统就可以帮助天问二号在茫茫星海中更精准找到目标。 余后满说。

虽然有众多 黑科技 保驾护航,但天问二号这一路上却并非 串门 般简单。

天问二号要飞行近一年才能接近小行星2016HO3,当距其约2000公里的时候,将通过发动机多次变轨逐渐接近小行星,直至距其约20公里。随后还需确定小行星自转轴、实际自转周期和小行星大小、形状、结构、表面状态、反照率等信息,最终确定采样点。

同时,还要一一排除掉可能影响采样的不利条件,慢慢接近小行星,全面了解其主要特征。余后满说: 我们现在并不清楚它更多具体情况,所以本次任务需要边飞边探边决策。

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专家陈春亮介绍,确定小行星的大小、形状和自转轴,是因为要确定有没有常年光照的区域,从而能准确避开其极昼和极夜之地。

此外,还要确定小行星2016HO3实际自转周期。陈春亮表示,这是因为目前所知的28分钟自转周期是在地球上测算的数据,更准确的周期还要待天问二号进行实地探测,这将帮助科研人员选取合适的采样窗口。

我们最想知道的是这颗小行星的结构,这决定了将用哪种方式进行采样。 陈春亮说。

近期发射的天问二号第一站“拜访”谁 路上要干啥

 
举报 收藏 打赏
今日推荐
浙ICP备19001410号-1

免责声明

本网站(以下简称“本站”)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,仅供用户参考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、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。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,尊重所有合法权益,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,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,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。

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:675867094@qq.com。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,以便核实处理。收到投诉后,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(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)。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,观点仅供参考,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。请谨慎决策,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,请及时联系我们,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。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。

合作联系方式

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,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