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科院光解水制氢大突破:效率提升200倍

内容摘要快科技4月8日消息,光催化水分解制氢,作为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关键,对减少化石能源依赖、缓解环境污染至关重要。近日,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宣布,该所团队在二氧化钛中引入稀土元素钪,设计出具有定向光生电荷传输通道的催化材料,大幅提升了制氢效率。

快科技4月8日消息,光催化水分解制氢,作为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关键,对减少化石能源依赖、缓解环境污染至关重要。

近日,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宣布,该所团队在二氧化钛中引入稀土元素钪,设计出具有定向光生电荷传输通道的催化材料,大幅提升了制氢效率。

太阳能制氢主要有发电后电解水和太阳光直接光解水两种方式。二氧化钛虽被称为 光催化材料 ,但被激活的电子和空穴易复合,且高温制备易形成原子级缺陷,降低制氢效率。

科研团队通过 元素替代 和 结构整容 解决问题。他们选择稀土元素钪,因其离子半径与钛相近、价态能中和氧空位带来的电荷失衡、还能重构晶体原子排布。引入5%钪原子后,成功制备出特定晶面组成的金红石相二氧化钛,形成 电荷高速公路 和强电场,提升了光生电荷分离效率。

测试结果显示,改造后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性能显著提升,光生电荷分离效率提升200余倍,量子利用率突破30%,产氢效率比原来高出15倍。

未来光催化分解水效率进一步突破后,有望实现产业应用,助力能源结构转型升级。

中科院光解水制氢大突破:效率提升200倍
Sc掺杂对于金红石TiO2的缺陷抑制作用

 
举报 收藏 打赏
今日推荐
浙ICP备19001410号-1

免责声明

本网站(以下简称“本站”)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,仅供用户参考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、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。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,尊重所有合法权益,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,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,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。

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:675867094@qq.com。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,以便核实处理。收到投诉后,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(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)。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,观点仅供参考,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。请谨慎决策,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,请及时联系我们,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。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。

合作联系方式

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,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: